第351章 逋欠与赖账(第2/4页)
作品:《穿越到明朝成为刘伯温儿子的小说》不过后来到了宣德时期,以周忱等精干官僚为代表,对江南的积欠和漕运进行了相当有成效的治理,一直延续到正德中后期,使得江南的逋欠减少了许多,可是由于周忱属于当时王振一派,因此在土木堡之后,周忱也被拿了下来,导致局面彻底无法挽回。
因此,从正德中后期开始,江南逋赋数额逐年增长,已经形成了一个骑虎难下的架势,而特别是像皇帝每年一百万两的金花银,光是嘉靖三十年到嘉靖三十九年,累计欠三百四十八万;再如万历三十七年,岁欠金花银及三十二万;天启六年统计,各省拖欠金花银二百余万;崇祯六、七年金花银共逋八十九万。
当皇帝自己的钱都被拖欠的时候,更不用说朝廷的赋税了。
“江南逋赋名目方法繁多,如活洒、死寄、畸零带管、寄庄等,而浙西一带盛行‘铁脚诡寄’,即以田产寄在亲
友或佃户名下,减少册籍上的资产,来实现逋赋的目的,这些人不纳粮、不纳耗,地方逋负自然日积月累,再加上乱挂产业于别人名下,结果祸害小民,小民无法申诉,又无力负担,便整家相率逃亡。”
林敬说到这里时,甚至不由得叹了一口气,道:“就连朝廷体恤民情而专门免除的税粮优惠,也都被这些人给利用了起来,富户们自然不用再交税,可是普通的小民输租如故,甚至还要给什么‘脚步钱’和‘冬牲’”
众臣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,实际上大明朝就是这么过下来的,从小民到势豪都是拖欠的主体,而积欠逋赋的银子也都被种种名头给抹掉了,特别是到了后面,下至贫民百姓上至达官显绅,家家户户都拖欠了几十年的逋赋,然后每次有新皇登基的时候,又会以各种形式免除掉,哪怕是崇祯也下旨免除过几次积欠
当上上下下都是这么一副态度的时候,无论是士绅还是百姓,自然要想方设法来逋赋,特别是那些地方士绅们,常常在官府清缴逋赋的时候,煽动百姓们抗粮不交,甚至殴打税吏,而朝廷又无力整治乱象,使得逋赋已经成为了一个常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