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08.(第1/3页)
作品:《南明弘光帝的视频》从阴谋论的角度讲,孙承宗这个时候再三辞职,除了被阉党组织的言官、扒干净老底、羞于见人外,还有甩锅的意图----袭击耀州的行为已打破了辽东战场上的相持局面,明军所面临的将是后金疯狂的报复,而新败过后的明军军心涣散,士气低落,形势堪忧,在这种情况下,继续担任辽东督师的职务,就相当于坐在即将喷发的火山口上。
所以说,天启帝和阉党的政治经验还弱了一点,看到孙承宗主动放弃兵权以及一年六七百万两银子的军饷控制权,便不明就里的坠入了毂中,轻易的就让孙承宗金蝉脱壳了。
然而,捅下了娄子的孙承宗走了之后,他留下的烂摊子由谁来收拾呢?
天启便寻朝堂后,思来想去,最终选择的是高第以兵部尚书的身份经略蓟辽。
高第,字登之,滦州(唐山滦县)人,万历十七年(1589)进士,为官清正廉洁,颇受人民爱戴,曾任临颍(今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)县令,大开官仓赈灾救荒,“医活数万人”,在巡抚大同期间,更有掏个人腰包助边将抚赏的光辉行为,军中口碑极佳,天启四年(1624)一度致仕,然而不足一年又复出,任兵部左侍郎管工部右侍郎事,也算是文臣中比较知兵的。
作为忠君爱国的臣子,高第自然是不能拒绝国家的任命的,便在危难中接过了重任。
然而,知兵的高第到任后,很快发现了孙承宗刻意隐瞒的窘境----兵马溃散、人心不齐----很显然,以现在辽西明军的情况,根本不可以与后金主力会战。
高第有些晕了,此时兵科给事中李鲁生给他支了一招:赶快收缩兵力,撤离没有城防设施的右屯、锦义等地,归并坚城宁远,坚壁清野,深沟固垒,做好迎战准备,如此或可以“遏贼不得西突。”
高第此前已经觉察到宁远以东的锦州、松山、杏山、右屯等城不是“大而朽坏”就是“小而低薄”----孙承宗几年下来花了近千万两银子的筑城费用,结果是筑下的城池根本没用,真是没什么可以说的了----而这些地方又全是“前锋游哨之地”,他本来的预案也是“夏秋无事防护屯种,入冬遇大敌则归并宁远以便保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