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不走心的暗战(第2/9页)

作品:《九零考古之手札 风中一一

灯光投射出大片的高光,也对比出大片的阴影,正在桌边观察记录的苏筱晚的瘦削更衬托得明显,一张脸也经得起光影交错的混切。圆润的额头,参差不齐带些毛躁的发脚,为那张秀丽的鹅蛋脸平添了几分温婉之气。肤色好到不需施粉黛,唇不画而红,发迹蓬松全梳到脑后,纯白色宽松衬衫下一条深蓝色牛仔裤,脖间挂着一根极细的链条,挂坠是一只小拇指大小的铜雀,和她一身的装扮非常协调。

周楚凝和助理小雯两个更加年轻,她俩此时紧挨着桌子,穿着朴素,从上到下也没有什么饰物,只在胸前挂着表明身份的工作牌,其中周楚凝的工作牌完全是崭新的,亮闪闪地泛着光。筆趣庫

这是遥远荒僻的西北农村,周楚凝尽管打扮低调,可她那身挺括的浅米色风衣,让人一望便知她与周围人的不同。不过她大病初愈,一脸憔悴,瘦得两条腿连那样细裤子腿都填不满,让苏筱晚望之不免心忧。

她认真回忆了一下,想起来自己还是两年多前在米国时与周楚凝相识的。那时候国内派了个学术访问团到米国进行交流,到了曼哈顿一停就是几天,访问团里只有周楚凝一个女同志,会议座谈之余免不了想逛街买东西,再加上个别男同事还特意拜托她帮着挑点东西带回国,周楚凝便担负起了采买的任务。曼哈顿店铺鳞次栉比,初入此地人生地不熟的,周楚凝也不敢妄动。直到在校方招待他们团的冷餐会上她才结识了在读博士苏筱晚。两个女孩儿一见如故,很快热络起来。苏筱晚很自然地充当了几日的导购和翻译。按说,周楚凝被选进这个交流团应该是英文相当过硬的,可是国内那些书本式英文到了米国这里简直没有用武之地,更何况本地俚语更是听得人一头雾水。苏筱晚虽说也不是读书时才来米国,可她作为客居腐国的二代华裔,还是在语言和文化上都通得很,周楚凝那几日被照顾得妥妥帖帖,十分感激苏筱晚的相陪。

今年,苏筱晚眼看自己考古学博士论文的开题迫在眉睫,便跑回国内来寻找项目支援,偶然与周楚凝再度相遇,周楚凝便介绍了冯村这边的考古发掘项目,不过当时她俩都不知道这个项目的领头人是沈魏风。

若是知道了,大概命运的车轮要转向了吧,苏筱晚时常这样想,觉得非常讽刺。

&ldo;我来之前,张教授刚参加了一个会回来,可惜你们都不在。&rdo;周楚凝告诉旁边的小雯,苏筱晚的助理小雯正端着相机对着钿雀宝函一阵狂拍。

这只宝函通身以黄金装饰,上面缀满了大大小小的各色宝石,盒顶上的一块鹅蛋形白色羊脂玉温润细腻,没有一丝石花的瑕疵,抚之清凉透骨。

&ldo;哦。&rdo;